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曾于上月表示,要在印度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使印度的太陽能發電裝機量在2022年的時候達到現在的25倍。據印度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的官方消息,印度政府計劃在2015年在全國范圍內增加1500MW的太陽能發電裝機;截止2016年3月31日,印度太陽能發電裝機量預計將超過2500MW。目前,印度的第一份太陽能發電項目合同馬上就要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招標。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由于過度依賴于低廉的煤炭發電,也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現在,印度政府決定改善全國能源結構,向可再生能源發電轉型。
聞聲而至眾商欲求“蛋糕”
印度最大的電力公司印度國家電力集團,將作為第一個投標的企業,通過實踐為全世界各國投資者們詳細解說投標流程。據悉,印度國家電力集團準備7月份投標500MW-1000MW的太陽能發電項目。
印度官方消息稱,所有的招標合同都是以美元為單位計算價格,然后按簽署合同時美元兌盧比的匯率以盧比支付款項。為此,印度國家電力集團專門成立了一個基金,來應對通貨風險。印度政府之所以這樣制定合同交易方式,是認為以美元為單位籌措資金可以使投資者的借貸成本降低1/3。
莫迪政府的目標是將印度的太陽能發電裝機量從目前的4.1GW提升到2022年的100GW,改變印度依賴于煤炭發電的局面。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940億美元的投資總額。
目前,有許多國外企業都準備去印度分“蛋糕”。比如:日本軟銀集團、中國天合光能、中國海潤光伏、美國SunEdison等。此外,印度國內的大財團也不甘示弱,除了印度國家電力集團外,還有阿尼達集團、信實電力集團等。
連年虧損電力銷售商欲哭無淚
印度政府給予投資商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優惠措施,但是電力經銷商就沒有這么“受寵”了。
印度政府不能接受電力經銷商以美元為計價單位進行支付。在跟著美元匯率走的項目之下,電力經銷商們卻只能以盧比為貨幣單位向印度國家電力集團進行支付,他們經不起任何通貨風險。奈何,許多電力經銷商都處于嚴重虧損狀態。據印度政府官方統計,印度國家電力銷售公司平均每年虧損7千億盧比(110億美元),累計損失已經超過2.5萬億盧比。
其實小編覺得印度的電力銷售商當然想盈利的,但問題是印度有7.4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天的生活開銷小于2美元。要實現印度所謂的“強國之路”,電力普及是必須的,那么電力經銷商們為了可以讓這些人負擔起電費,不得不忍痛割肉,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售電給他們。在這樣貧困比例如此高的一個人口大國,想盈利,估計印度的電力經銷商們真是要向天大喊三聲…………
莫迪政府促使印度全面實現能源轉型的這條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布滿荊棘,需要改善的地方還是還多。莫迪政府計劃將印度綠色能源裝機量從現在的37GW達到2022年的時候175GW,增長4倍。要實現這一目標,印度需要2000億美元的投資,確實有一定難度。
個人覺得,莫迪政府這樣在印度大興土木,大搞可再生能源發電,按照印度以往那種不靠譜的辦事風格,估計也就是先畫個漂亮的“蛋糕”圖,把大家吸引來,到底能不能做出來還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