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很正常的現象。目前競爭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其中一大變化是競爭對手已經開始學會了在競爭中合作。所以在實現工業4.0的過程中,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更多了,競爭是一件好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驅動創新。
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3D打印、無人機……智能制造大潮將至,而概念已先行,國內工業企業如何既不做裸泳者、又能避免被此波浪潮拍死,當然緊跟趨勢最重要,不懂就學,學了就用,這是提升核心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契機,同時也是決定其生存發展的重大挑戰和考驗。
近期,相關主題論壇眾多,沒時間參會不要緊,無所不能已將中國智造2015第五屆中國工業數字化論壇精華總結了出來,以供諸位參考。該論壇6月11日在北京舉辦,來自政府、研究機構和世界頂尖制造業企業人士共同對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為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工業4.0帶來的挑戰提出諸多建議。文末還附有能豆君對老牌頂尖制造公司西門子的專訪。
【Part1】中國企業的目標是什么?
要明確目標并戰勝對手首先得搞清自己所處位置,當前中國制造業正處于爬坡困難期,不少工廠還處于勞動密集型、規模化流水線工業2.0時代,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業3.0時代。要從2.0跨越式發展到4.0,全宇宙都在給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開藥方,總結起來有如下四點:
1.產品創新、技術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要做到產業高端;
2.樹立自主品牌;
3.苦練內功,供應鏈一體化,營銷扁平化;
4.做大做強,淘汰落后產能。
藥方開出來了,如何證明自己已藥到病除,也就是如何評判公司已能經得起新形態下的競爭?西門子中國區執行副總裁、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總經理林斌給出了幾個評判維度:
1.生產效率高。在同樣時間、同樣的資源、同樣的勞動力成本下,與競爭對手相比,生產效率更高。
2.創新能力強。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在縮短新產品的研發周期。比如,競爭對手的周期是5年,而我們就要3年,別人是2年,那我們就要1年完成,這顯示了企業是否可以快速響應市場。
3.柔性化生產。當前,不管是哪一個市場,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將是會越來越個性化。怎么樣在同樣的批量情況下做不同的種類,還取得更低的成本,是企業間競爭的關鍵。
【Part2】中國工業4.0將如何演進?
中國要跨越式邁進4.0階段,“數字化”將是一大關鍵,而工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將是我國未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徑。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認為,“信息化”將在三個方面深刻變革我國產業結構:
1.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將深度改造傳統產業,形成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2.新能源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將成為我國戰略性新型產業提升重點方向。
3.以國內市場需要需求為導向,將成為現代智造業布局重點。
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也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中國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國家規劃藍圖需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二是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贏得全球競爭力?!?/span>
【Part3】“數字化”如何與工業生產深度融合?
“數字化”如何與工業深度融合?赫爾曼認為中國制造企業要提升數字化水平,有如下四點建議:
1.建設數字化企業的起點及基礎,即數據的統一存儲與管理系統,將整個價值鏈數字化。
2.需要部署通訊網絡以保證數據的收集和傳輸能夠在企業之間、生產設施以及車間設備之間實現端到端的通訊。
3.生產性企業應該采取措施以保證在工業環境下工廠和網絡的安全以及系統的完整性。不管是自有的還是客戶的數據,都應努力確保其受到保護。
4.以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為基礎提供基于數據的、數字化的增值服務。
“數字化”將如何深刻變革企業生產?企業首先要具備數字化的關鍵要素——數字化企業軟件套件(如: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MES面向制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TIA全集成自動化系統等)、以及工業通信網絡和自動化安全等設置,這樣才能將數字化和互聯化的虛擬生產世界與現實生產世界相融合。制造業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小編在論壇上看到一個3分鐘的短視頻,直觀展示這些復雜的虛擬與現實系統將如何改變生產。
當前,整個產業都在進行變革,可能確實要花很長一段時間。2025年要建成制造業強國,時間和任務方面還都是非常緊的。西門子作為中國的合作伙伴,很愿意和中國加強合作。
另外,中國雄心勃勃的計劃需要相對應的教育水平。要進行下一步的變革,現有的員工教育培訓的水平能不能應對變革的要求?比如說,我們在安貝格的數字化工廠里75%的工作流程都實現了自動化,剩下的工作要求員工必須面對全新的知識,全新的技能,全新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