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深入和電力光纖到戶的規?;七M,國家電網公司將構建連通至用戶末端的高速、可靠、實時的雙向數據傳輸網絡,這不僅助力電力營銷快速發展,更助推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化社區服務平臺等核心產品和技術的研發。電力光纖到戶工作的推進,延伸了電力產業鏈,打造出全新的電力信息通信產業,推動著電網由單一輸電載體向綜合性能源及信息供給平臺演進。
遼寧省沈陽市八王寺圣水源小區電力光纖到戶的正式運營,就是我國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商業化運行的重要突破。該工程探索出了在高寒地區、高海拔地區、強日照、強輻射地區的成功路徑。在通道資源整合和軟資源(視頻、音頻等)整合方面,達到了節約能源,避免重復建設的目的,降低了‘三網融合’的成本。如:電力光纖入戶可為居民降低能耗25%至30%,并提供給用戶更多的資源選擇。
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的建設涉及諸多相關單位,如:電力、電信、有線電視等。圣水源小區采用的電力光纖入戶技術,是在低壓通信接入網中采用光纖復合低壓電纜,將光纖隨低壓電力線敷設,實現到表到戶,配合無源光網絡技術,在提供電力的同時,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同網傳輸。因此,保證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的順利實施,各相關單位必須懷揣大局觀,通力配合,重視社會責任,兼顧企業利益,達到工程實施過程的協調統一。
比如,在此次電力光纖到戶商業化試點工程運營初期,遼寧電力和沈陽供電公司都成立了領導小區和項目推進組,協同推進項目實施,使得沈陽試點工程在人員配置、系統設計、建設實施、功能測試、現場調試等環節工作有效開展。
作為智能電網建設的基礎性能源整合工程,國家電網公司對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給予了高度重視,有重點地選擇了試點工程開展的地區。如:國家電網公司選擇將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在沈陽實施。沈陽市是北方老工業基地、遼寧省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正式啟動了基于電力光纖到戶的沈陽八王寺智能小區重點建設項目。
工程不僅需要各相關單位通力配合,還需政府的全力支持。沈陽市政府在政策上將這項工程寫入了《沈陽市城市建設“十二五”規劃》。工程實施中,政府扮演協調員的工作,積極協調各相關方推進項目。
電力光纖到戶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統一承載能源流、信息流,在滿足智能電網用戶端信息交互的同時,可為電信和廣電運營商提供可選的公共接入服務,從而合理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共建共享、節約社會建設成本。沈陽對電力光纖到戶項目的推進模式、項目管理模式、商業運營模式等做出了較為成功的探索,鑒于沈陽電力光纖到戶取得的建設成效,2013年,沈陽供電公司還將完成5萬戶電力光纖到戶任務。
可以預見,隨著商業模式的成熟,電力光纖到戶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如在蒙東、青海等地的農網智能化改造升級中,采用電力光纖到戶的方式,不僅可以解決偏遠地區的供電難題,還能給農牧民帶來擁有電話、有線電視和互聯網的現代信息生活。
然而,電力光纖到戶的進一步推進仍需克服諸多困難。業內人士指出,電力光纖到戶工程涉及多資源提供、多專業配合,涉及運營和維護機制的探索,需工程協同推進、共同整合。所以,在工程推進過程中,必須講究科學方法論,建立健全的組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