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風電“搶裝潮”或將繼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棄風狀況應該都不會有所好轉,但伴隨著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的逐年增多,風電運維市場也應運而生,由于政策支持,加上風機行業整合已接近尾聲,行業盈利水平有望持續上升。中期長來看,內地風電業發展前景極好,值得關注。
風電運維市場應運而生行業盈利水平或持續提高
英國媒體8月1日發布文章稱,從很多方面講,中國的風力發電是做得成功的。過去10年,中國的風力發電容量增加了9倍,而建設風電場的成本降低了。世界十大風力渦輪機制造企業有3家是中國的。
文章還表示,中國電網不斷擴大,但落后于風電場的建設。大型風電場建起來后,不得不等很久才接入電網。即便接入了電網,傳輸過程也很耗電。中國制造的風力渦輪機的質量相比早期機型已大有提高。但即便現在,新機型的維護仍顯不足。
位于北京的智庫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單國瑞表示,中國若要大幅提高風能的比例,就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改革,不然風電投資不會有經濟效益。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上半年我國棄風率在15%左右,2013年上半年降至13.5%,而2014年上半年降至8.5%,而今年上半年棄風率卻升至15.2%,創近3年來同期新高。短期內,棄風率上市主要受風電“搶裝潮”及電力市場不振影響,考慮到政策因素,“搶裝潮”今年或將延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棄風狀況應該都不會有所好轉,甚至還有可能會繼續上升。
不過有專業人士樂觀表示,相信未來風電規模還會進一步地提升,在更多的扶持政策出臺之后,不缺市場、不缺需求的風電產業也必將在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目前國內風電裝機突破1億千瓦,2020年將突破2億千瓦,如此巨大的裝機容量,將使風機運維市場成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新的增長點。除了風機出質保釋放運維市場外,隨著優質風資源的日趨減少,為了更高效利用有限的好風區,風機以新換舊將成為必然。另外,隨著風機20年使用年限的臨近,國內還將會出現大批的退役機組。這意味著整機提供商在競爭激烈的新增裝機市場中還有新的增長點。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表示,伴隨著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的逐年增多,風電運維市場也應運而生,并逐步發展壯大,目前我國風電運維市場呈現風電開發商、制造商、第三方運維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
由于政策支持,加上風機行業整合已接近尾聲,行業盈利水平有望持續上升。另外,2014年內地風速是近幾年最低的一年,即所謂的“小風年”,根據過往經驗,今年風速改善的機會極大,基于上年低基數原因,今年風電業業績有望大幅改善。中期長來看,內地風電業發展前景極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