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事物更迭,多少曾經優秀的公司終究只成為了最后的記憶。昔日風光無限的夏普目前已然陷入困境。
就在3月11日,盡管日經225指數上漲1.25%至19620.91點,但是夏普株式會社(下稱“夏普”)股價盤中跌幅一度達到31%,創下197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其后跌幅雖說稍有縮窄,但截至收盤,夏普股價依舊下跌26.74%,報收于189日元。
對于此次的暴跌,似乎是緣于夏普的縮減注冊資本金行為。
消息顯示,夏普公司正考慮將1200億日元注冊資本劇減至1億日元(約合519萬元人民幣),減資幅度將高達99.9%。同時,夏普將發行優先股,以彌補資產負債表上的累計虧損。
夏普公開聲明稱,公司正考慮包括發行優先股和減少資本金在內的資本政策等各種可能性,但此時并未確定具體的決策。根據夏普遞交給東京證交所的文件顯示,夏普計劃于14日公布有關重組和資本金的計劃,作為中期計劃的一部分。
此前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夏普曾對其2014年業績做出樂觀估計,料2014財年營業收入為2.9萬億日元,運營利潤下降8%至1000億日元,凈利潤則增長2.6倍至300億日元。如果目標得以順利實現,那么這將是夏普近年來首返盈利。
然而事與愿違,今年年初,夏普即推翻去年所做的盈利預測。夏普董事會1月19日承認,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全年業績將低于公司此前預期。預計營業利潤縮減至早前預計的一半,同比減少500億日元左右。同時報告表示,海外生活的白電、光伏電池及電力零部份業務均可能陷入虧損。
根據預估,2014財年夏普虧損額達到16.7億美元,而在之前的三年中,夏普公司的累計虧損已經高達75億美元。
日本大和證券企業債分析師Takao Matsuzaka表示:“這是個短期辦法,但很難預測夏普三年以后的前途。發行優先股或者新的普通股將摧毀或嚴重稀釋現有股票。”夏普公司最為關鍵的基本面問題在于,在面對來自本國和中國對手的激烈競爭中,其作為核心業務的液晶顯示器(LCD)盈利能力承壓。
其實,近年來,夏普一直被重建問題所困擾,持續的裁員以及業務剝離并未將其從衰退困境中拉回。
早在2012年,夏普就曾宣布,作為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10以削減成本計劃的一部分,公司將在日本裁員2000人。
夏普此前已經宣布,將裁員5000人,約占其全球員工數量的1/10,這也是夏普在過去60多年間首次裁員。
同年,夏普股票的交易主要在東京證交所和大阪證交所進行,在札幌、名古屋和福岡3家證交所的交易情況逐漸陷入低迷,最終夏普無奈地向札幌證交所、名古屋證交所和福岡證交所提交了退市申請。
然而從目前結果來看,盡管進行了裁員以及業務剝離,但是就夏普的重整進展來說,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日元升值、產品利潤率下降等因素影響,日本消費電子行業逐漸陷入低迷。曾經享譽全球的品牌,諸如松下、日立、東芝、索尼等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重組整頓,而夏普亦未能幸免。就在其他公司重組進程取得顯著效應的同時,夏普的重組并未取得明顯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