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山西省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山西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8300萬千瓦以上。其中:風電3000萬千瓦左右、光伏5000萬千瓦左右、水電(含抽蓄)224萬千瓦以上、生物質發電1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裝機達到600萬千瓦左右,地熱能供暖面積2000萬平米左右。實現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達到50%的目標。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達到60%以上。
重點推動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化規模化開發:以風光資源為依托、以區域電網為支撐、以輸電通道為牽引、以高效消納為目標,結合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兼顧生態修復、造林綠化與相關產業發展,統籌優化風電光伏布局和支撐調節電源,實施可再生能源+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一批生態友好、經濟優越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依托“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的外送輸電通道,重點建設晉北風光火儲一體化基地。依托采煤沉陷區、鹽堿地、荒山荒坡等區域,重點建設忻朔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晉西沿黃百里風光基地。依托區域電網消納能力提升,創新開發利用方式,重點建設晉東“新能源+”融合發展基地、晉南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基地。
積極推動風電分布式就近開發。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負荷中心周邊地區,積極推進風電分布式開發。
重點推廣應用低風速風電技術,合理利用山地丘陵等土地資源,在符合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進風電就地就近開發。
創新風電投資建設模式和土地利用機制,大力推進鄉村風電開發。
加快新技術應用推廣,積極推進老舊風電機組升級改造,提升風能利用效率。“十四五”期間,新增并網分散式風電裝機300萬千瓦。
加快提升新型高效電池核心技術水平,構建光伏制造產業鏈;加快大兆瓦風機技術研究,補齊風機制造產業鏈。
提升鄉村能源清潔化供給水平。充分利用農村建筑屋頂、院落空地、田間地頭、設施農業等,大力推動鄉村風電建設、光伏新村建設,促進農村地區清潔低碳能源轉型。
加強可再生能源財政及綠色金融支持。研究對于碳達峰有重要作用的可再生能源財政和金融支持政策,把可再生能源領域融資納入地方政府貼息等激勵計劃,建立支持終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資金扶持機制。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開展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電站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試點,進一步加大綠色債券、綠色信貸對符合條件新能源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多渠道籌資,設立投資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文章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版權說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的版權均屬于武漢華電高科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用于商業盈利,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我們聯系;允許轉載的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請注明出處"來自:武漢華電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