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寧夏代表團向大會提交了一份“心愿單”,上面提到將建設寧夏至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助力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索有益經驗及實施路徑。
電網連接能源生產和消費,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結合“十四五”規劃,對碳達峰、碳中和進行深入研究,向自治區黨委政府提交《關于建設寧夏至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打造“兩個一體化”和“兩個高比例”示范的建議》,建議支持寧夏—湖南建設寧夏至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將該工程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同時,依托其開展清潔能源高比例生產、高比例消納、“風光儲輸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并將其作為面向新時代“3060”目標的極高比例新能源輸電國家級重大戰略創新工程加快建設。
寧夏是國家確定的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已連續4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比重超過20%。建設寧夏—湖南“兩個一體化”“兩個高比例”電力示范工程,對加快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啟航五年新征程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強調要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長治久安。
“十四五”期間,寧夏電力將充分發揮寧夏作為國家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和“西電東送”戰略基地的作用,將寧夏電網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共享、堅強送端的能源互聯網。力爭在“十四五”末,寧夏電網750千伏主網架更加完善,建成以寧夏為起點的第3條直流外送通道,主網架輸供電能力、抵御事故風險能力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持續提升,有力支撐負荷供電和新能源發展。到2025年,寧夏電力實現區內售電量達1000億千瓦時、外送電量達1000億千瓦時的“兩個1000億”目標;可再生能源發展將實現裝機占比50%、發電量占售電量50%的“兩個50%”目標。同時,寧夏電網安全保障能力、資源配置能力、綠色發展能力、智慧共享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
“‘十四五’期間,寧夏電力將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保持寧夏新能源高增長,力爭2025年末寧夏新能源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寧夏電力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新能源處處長耿天翔說。
打造電網“升級版”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全力打造大電源、新能源、大送端的寧夏電網‘升級版’。”寧夏電力負責人說。
在打造電網“升級版”過程中,寧夏電力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電網“一業為主、四翼齊飛、全要素發力”總體布局,重點做好“促新能、強主網、擴外送、優配網”工作。在“促新能”方面,寧夏電力著眼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自治區產業布局,多措并舉促進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滿足2025年新能源并網發展需求。在“強主網”方面,形成750千伏“品”字型骨干網架,實現330/220千伏電網四分區運行,全面提升電網安全保障能力、綠色發展能力、資源配置能力、智慧共享能力。在“擴外送”方面,深化“兩個一體化”重大專項研究,爭取規劃新增的第3條電力外送通道盡早立項、盡早開工、盡早建成。在“優配網”方面,按照“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要求,著力打造具有能源互聯網特征的現代一流配電網。
針對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的“雙高型”大電網新挑戰,寧夏電力多次組織召開“兩個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重大專項課題會議,在電網規劃、調控運行、儲能應用、市場交易四大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構建面向“3060”目標的新一代電力系統,為新增直流工程規劃建設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據了解,寧夏電力負責人多次帶領相關人員赴四川等地溝通協調寧夏第3條直流外送通道有關事宜,促成寧夏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簽署送受電協議,寧夏與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簽署送受電四方協議。
與此同時,寧夏電力還將積極打造綠色發展提升新標桿,做好清潔能源并網管理,保持新能源較高利用率,努力在國家電網系統打造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區,為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動綠色發展中提出寧夏方案、創造寧夏經驗、貢獻寧夏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