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4時許,隨著安徽220千伏竹溪牽引站變壓器一次沖擊成功,220千伏游樂變電站—竹溪牽引站線路工程順利投運,合安高鐵全部4座牽引站均實現雙電源供電。至此,合(肥)安(慶)高鐵配套供電工程全部投運,為本月中旬高鐵按期運營提供保障。
合安高速鐵路全長162.58千米,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要通道之一京港(臺)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安高鐵運營后,將打通皖西南高鐵通道,使合肥都市圈與鄱陽湖經濟區相連,進一步助力安徽省成為國家鐵路樞紐,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合安高鐵共有4座牽引站,涉及8條220千伏線路工程。其中,竹溪牽引站是合肥樞紐地區的重要牽引站。
兩年來環環相扣推進工程
合安高鐵用電負荷為一級負荷,對供電提出更高要求。竹溪牽引站采用雙回路供電系統,它的供電配套工程包括220千伏竹溪變電站擴建工程和220千伏大學城變電站—長安集牽引站、游樂變電站—竹溪牽引站架空線路新建工程等9個子項目,分A、B、C三線同時建設,共新建及改建鐵塔60基、新建線路11.16千米、敷設電纜2900米。
工程涉及游樂、大學城、竹溪3座變電站及長安集、竹溪2座牽引站之間的供電協調工作,新建及改建線路全部位于城鄉接合部。自2018年11月份工程開工建設以來,施工項目部克服了交叉跨越、私人苗圃移植補償、通道清理等一系列困難,推進工程建設。
“工程點多面廣、協調任務重,每一項工作都環環相扣。”施工項目部經理陶星東說。12月中旬,合安高鐵即將通車,配套電力建設爭分奪秒。11月28日,合肥下起了小雨,在位于寧西路的電纜終端塔施工點,陶星東催促現場施工負責人:“趁著雨小抓緊干,一會雨大了就干不成了,必須要和時間賽跑。”
為了按期投運工程,在工程前期,安徽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科學組織,倒排工期,將工程任務分解到天,多點同時施工。在工程建設中,項目部嚴格實行日管控機制,項目管理人員每日梳理編制工程建設任務清單,全過程跟蹤、督導工程進度,及時處理工程建設中的各項難題。
6月27日,竹溪牽引站配套供電工程C線工程投運,工程實現單回線路供電;11月13日,合安高鐵進入試運行階段……在嚴格的進度管控下,工程各關鍵節點任務按期完成。
晝夜施工完成復雜交叉跨越
5月中旬,工程遇到了全線最復雜的交叉跨越施工——工程5基鐵塔線路區段需跨越合武、滬蓉及在建的合肥南—肥西聯絡線等5條鐵路和市區多條交通干道,施工復雜程度為近年來合肥地區電力改造工程之最。參與施工的班組長劉法權說:“改造段雖然體量不大,但由于地處交通樞紐,施工極為特殊、環境異常復雜,處處都是硬骨頭。”
面對跨越復雜、拆除舊塔風險高、停電組塔難度大、逆時差作業、天氣多變等因素,施工項目部科學編制施工方案,不斷優化施工組織。B線工程有一段施工需要7天時間,涉及長安集牽引站停電。但長安集牽引站是合肥南站的運行主電源,鐵路部門批復每天只能停電2小時,難以滿足施工要求。施工項目部總工彭旭龍介紹,施工項目部改變方案,采取臨時T接過渡方式,確保了線路施工有序推進。
而在滬蓉高鐵跨越施工中,項目經理司貴方遇到了難題:受高鐵運行條件限制,項目部只能在每天0時至4時的窗口期施工。每天施工前,司貴方帶著項目部人員提前1小時到場,仔細檢查跨越架及牽張設備、受力工器具等,一到施工時間立馬開始作業。待施工結束,項目部人員還要核實各種繩索、網架等的安全高度,并檢查現場設置的防跑線二道保險,確保天亮后不影響高鐵運行。每天下午,司貴方都要帶著項目部人員對照工作計劃糾偏時間、調整施工力量。就這樣,200多名施工人員爭分奪秒,經過近7天的晝夜苦戰,完成了此次跨越施工。
遠程監控360度無死角管安全
“你好,后臺視頻監控顯示你們未在塔上作業點下方設置圍欄,請立即停止作業并整改。”11月27日10時,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調控中心值班員張成志撥通220千伏游樂變電站—竹溪牽引站架線施工現場安全負責人的電話,督促現場整改。放下電話,張成志將現場違章情況記錄在值班記錄上,并繼續緊盯面前的監控大屏,監督現場整改情況。2分鐘后,圍欄裝設完畢,現場恢復作業。
“工程在快速推進,安全問題更不可忽視。我們嚴抓安全生產,落實安全責任,把每項安全風險像解剖麻雀一樣細化分解、切塊管理,確定責任人,并每日按照工作量跟蹤、優化解決現場存在的安全問題。”陶星東介紹。
工程施工期間,施工項目部圍繞“一方案一措施一張票”,在常態化管控現場安全的基礎上,以實時施工安全管控機制為抓手,在現場布置360度無死角監控設備,實時管控安全,確保了高鐵配套供電工程安全按期投運。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