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疫情沖擊,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領域風險有所積聚,基層財政收支矛盾加劇。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范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做好“穩投資”工作,對于穩定經濟增長,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能源電力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能源電力行業加快重大項目投資建設,可以“點”帶“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復產增產,為中小企業渡難關、增信心、添動力。在今年經濟遭受沖擊的困難時刻,能源電力行業精心謀劃、勇于擔當,下大手筆穩投資、強建設,積極發揮了國有企業“頂梁柱”“壓艙石”作用,為我國經濟盡快恢復、健康向前發展匯聚強大動力。
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經濟發展任重道遠。未來一個時期,能源電力行業仍應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大“六穩”工作力度,撥好“穩投資”這個算盤,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穩定、保基層運轉,“六保”涉及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投資。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需要一定的投資作為基礎;有了穩定的投資,基本民生、市場主體、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穩定才能成為有米之炊,基層運轉也將獲得強大動力。
同時應注意,“穩投資”并不是盲目投資,而是要擴大有效投資,講究投資的效益和價值。根據當前情況,應重點投向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針對當前能源電力發展的短板弱項和未來具有巨大潛力的重要領域,優選項目,進行“靶向”投資,不留后遺癥,讓投資持續發揮效益。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