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重慶市舉行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聯線活動,此次聯線活動共設置了13個活動現場,集中開工項目共28個,總投資約1054億元。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所屬的重慶智能電網工程項目位列其一,重慶渝北大云220千伏變電站工程現場設立為分現場,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連凱赴分現場參加聯線活動,對重慶智能電網工程項目情況進行了匯報。
“新基建”成為了當下熱點,區別于傳統“基建”,“新基建”是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涉及5G網絡、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個領域。
電力是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動力,因此在“新基建”中,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慶智能電網工程項目未來三年計劃總投資55億元,2020年投資29億元,可帶動上下游投資約100億元,能有效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決戰脫貧攻堅和改善電力營商環境。下一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堅決貫徹重慶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推進電網重大項目建設,抓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電力保障,落實惠企政策,全力服務重慶市高質量發展。
特高壓建設 蓄力未來經濟社會發展
特高壓電網建設方面,重慶今年也有“大動作”。今年6月即將開建的白鶴灘至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將依次途經永川、江津、綦江、巴南、南川、武隆、彭水和黔江8個區縣,線路長度約329公里。正籌劃中的川渝電網1000千伏交流電特高壓輸電線路,線路總長度達680公里,投資約210億元,建成后能增加四川向重慶送電容量800萬千瓦。
而對于重慶而言,特高壓更多的是滿足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用電的關鍵途徑。到2035年,重慶的用電需求將比當前翻番,未來的電力主要靠外來,特高壓輸電線路則將在其中承擔重要輸電功能。
多站融合力促5G產業發展布局
4月8日,位于重慶經開區的蓮池110千伏變電站像往常一樣安靜矗立著,這座重慶功能最全的多站融合式變電站正努力為周邊2萬居民和高科技產業提供著5G網絡服務。
多站融合是指為適應5G產業、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需要,利用已有變電站場地、供電設施等資源,建設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為政府、互聯網公司和移動運營商提供網絡資源、算力租賃服務,同時提高電力基礎資源利用效率。
國網重慶電力搭建開放的多站融合建設平臺,實現變電站、數據中心站、5G基站、北斗基站、電動汽車充電站和便民服務站的深度融合。已建成沙溝、蓮池110千伏兩座多站融合變電站,數據中心站在公司系統內首次實現云邊協同、聯網運營,通過提供計算、存儲等服務,增強視頻畫面性能及訪問速率,極大提高游戲、視頻等用戶體驗。
下一步,國網重慶電力將逐步推廣多站融合項目,這將會加速5G網絡建設,助力地方互聯網產業發展。
充電樁全覆蓋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發展
作為“新基建”的重點項目之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行業也再次成為焦點。重慶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累計推廣電動汽車5.3萬輛,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目前,在渝充電運營商達到60余家,合計建樁1.3萬個,2019年全市充電電量完成9229萬千瓦時。
對比傳統基礎設施,充電樁的使用是車和通訊技術、數字技術,包括智能網聯技術的結合,也就是傳統的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結合的一種應用,是一種新的業態形式。
據透露,在重慶智能電網工程項目的14個“新基建”項目中包含多個充電設施建設,包括新建24個高速公路充電站,全覆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100個直流樁,拓展城市充電網絡;建設公交、出租等專用充電站群,建設465個專用充電樁,拓展城市充電網絡,助力重慶市公交、出租電動化。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