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陜西電網電力外送規模已經達到1171萬千瓦,累計外送電量322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1200萬噸煤炭的外送量,平均每年外送電力達到全年發電能力的四分之一,輻射范圍涵蓋川渝、華北及華東電網。
到2020年,陜西將建成9項特高壓工程,其中過境5項,新增外送電能力將達到3611萬千瓦。
11月5日,連接陜西與華北電網的錦界、府谷電廠送出50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的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據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建設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海宏介紹,項目建成以后,兩個電廠各增加1條500千伏的輸電通道,這標志著我省每年外送電量將由350億千瓦時增加至500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600萬噸煤炭外送。該工程也將緩解我省與華北的環境污染,進一步調整我省能源結構。
“烏金”遍地、“油浪”翻滾的陜北,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這里每年出產的煤炭約四分之三通過鐵路和公路向外運輸,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10%。煤炭運輸占用大量的鐵路和公路資源,煤電運矛盾亟待解決。因此,陜電外送成為陜北能源基地轉型發展的突破口,也成為陜西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良方。
2017年6月,世界上迄今為止輸電距離最長的特高壓交流工程——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陜西段建設完工。2018年10月24日,榆林趙石畔電廠1號機組與該工程成功并網發電,這標志著陜西特高壓電力正式對外輸送。2018年11月9日,陜西榆能橫山電廠2號機組也與該工程成功并網發電,成為陜西首條跨越陜、晉、冀、魯4省的能源輸送的特高壓電力大通道,也是國家“藍天計劃”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電源點之一。2019年,陜西建成陜北至關中750千伏第二輸電通道,極大地促進了陜北地區風電、太陽能清潔能源開發和能源產業升級。
陜西電網處于西電東送和連接西北、華中、華北電網的樞紐地位。目前,除了1000千伏榆橫—濰坊特高壓輸電工程直接向華北電網送電,陜西電網已建成4回750千伏線路與西北主網相連,并通過靈寶(河南)直流背靠背外送通道、±500千伏四川德陽至寶雞直流外送通道與華中電網相連,另有500千伏榆林神木(府谷)至河北交流外送通道與華北電網相連。作為能源大省,到2020年陜西發電總裝機容量計劃達到7695萬千瓦。
近年來,我省通過織密電力流動經濟網,陜北的煤炭資源和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隨著電力通道源源不斷送向四方,同時電力外送也成為推動我省“三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截至目前,陜西電網電力外送規模已經達到1171萬千瓦,累計外送電量322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1200萬噸煤炭的外送量,平均每年外送電力達到全年發電能力的四分之一,輻射范圍涵蓋川渝、華北及華東電網。
記者了解到,到2020年,陜西將建成9項特高壓工程,其中過境5項,新增外送電能力將達到3611萬千瓦。屆時,陜西電網將建成“一交六直”特高壓對外互聯互通通道,將以更高水平融入全國大電網,為融入全球能源互聯網創造條件。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