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通過信息化踐行新發展理念,對能源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打造能源互聯網新高地,對提升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有著重要意義?!痹?1月22日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能源企業信息化大會上,與會專家就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如何影響能源產業,未來將如何促進信息技術和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信息技術正在不斷催生能源產業新業態,引發能源系統的整體變革。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成為引領能源行業創新和轉型的先導力量。能源產業正成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能源企業的信息化實踐、信息技術領域成果在能源產業的廣泛應用正在加速。
能源企業紛紛開啟數字化轉型 走向信息化發展新階段
當前我國乃至全球都在加速邁向數字化時代。數字化不僅成為引領創新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大型企業集團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核心競爭力優勢的必經之路。近年來,能源領域企業紛紛展開數字化轉型實踐,從頂層設計到基礎搭建,數字技術已逐漸從推動企業提質增效的支撐系統向催生行業整體變革的生產系統轉變。
以華電集團為例,2018年,“數字華電“戰略規劃發布,對華電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架構進行頂層設計。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關鍵技術,通過管理模式的變革、業物流程的重構,實現集團管控網絡通、數字通、業務通三項基本功能。華電集團信息管理部副主任王剛軍介紹,目前華電正在建設“混合云架構”云平臺,實現私有云、專有云、公有云的統一管理,華電“價值數字中心”平臺將成為數字華電的數據司令部和集團數據資產共享中心、價值中心。已經實踐應用的新能源遠程集控中心與診斷中心實現了新能源遠程監控、無人值守、少人值守狀態檢修的生產經營模式,已在華電20多個區域推廣。
作為典型的流程制造工業的石油石化行業是信息技術應用密集行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均已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深耕多年,數字技術在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儲運、市場營銷等全業務鏈發揮著關鍵作用。
中國石油信息管理部副主任劉順春介紹,該公司目前已實現油氣田信息化全覆蓋,45萬口油氣水井、600個油氣藏、7000個地震工區、3.6萬座間站庫、60年歷史數據實現了入庫管理。油氣生產組織模式持續優化,生產現場由分散管理到集中管控,減少管理層級,減少一線用工,長慶油田年油氣當量從2000萬噸增至5000萬噸,用工總量仍保持7萬人不變,降本增效、增儲上產作用顯著。
中國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李劍鋒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使用是推動企業轉型的第一動力,中國石化的智能工廠通過打造數字孿生工廠實現透明化,變分散式生產管理為集中式、預測預警式生產管理,變專業業務應用為跨專業業務協同,變現場服務為遠程服務和在線服務。四家試點企業中,燕山石化勞動生產率提高10%,鎮海煉化連續四年利潤超過100億元。
不論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的變革,還是新業態、新生態的構建,其背后最根本的推動力還是信息化思維和理念的變革。國家電網總信息師孫正運表示,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等社會經濟形態通過平臺打造多邊市場,要求傳統行業必須打破傳統思維。泛在電力物聯網以數字技術為傳統電網賦能,將構建全產業鏈普遍受益合作共贏的新生態,是思維的變革和理念的創新。目前,國家電網已完成泛在電力物聯網標準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各項建設任務均按計劃有序推進。
信息時代的能源安全不能建在“沙灘上”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已經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的神經中樞,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與應用對信息時代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作為國家重要戰略資源,能源行業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點攻擊的目標。烏克蘭、委內瑞拉電力系統遭受攻擊等事件更是給能源行業信息安全敲響了警鐘?!敝袊L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谷虹說。
中國長城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著力打造的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專業子集團,可提供從國產CPU、自主安全整機,到數據庫、云計算等全產業鏈的自主安全完整解決方案。谷虹介紹,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網信自主創新體系。實現能源領域信息安全需要在辦公系統、業務系統兩大方面進行系統的應用升級,打造高安全基礎設施底座,奠定能源安全的堅實基礎。
谷虹表示,能源領域信息安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各能源企業處于國產化規?;瘧玫募夹g準備階段。中國長城在信息化國產應用升級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積累了大型行業系統操作的多個案例,可實現快速部署、模擬仿真、新舊系統并行割接,平滑過渡。
專研于大數據安全的上海觀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大會上給出了信息交互時代大數據安全的解決方案。該公司副總裁衡相忠表示,大數據技術在能源行業的廣泛應用,優化了能源配送和使用,促進能源轉型。構建與網絡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能源互聯網,將進一步促進數據交換,尤其是5G 的應用將帶來更大的數據流通。而大數據分析場景中參與聯合運算的大量涉敏數據在數據流轉、共享過程中需要安全保障。上海觀安提供了一套數據梳理、確定邊界、分級管控的解決方案。通過理清資產、敏感數據類型的分布,建立起完善的分類分級制度,對業務、庫、表、字段、行數據等進行細粒度的安全管控,對數據泄露、違規操作、合規檢查等及時發現并定位,讓大數據進行安全交換、共享。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深耕多年的華能集團在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方面展開了系統設計探索。中國信息協會特約副會長、華能集團首席信息師朱衛列表示,呈現“星云”架構的工業互聯網是跨平臺跨組織的,是多系統、多業務形態的,并在數字化背景下從數據的所有者向數據的生產者、管理者、使用者、經營者轉變,物聯網及5G接入也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和挑戰。對此,華能從端(星)、鏈、云視角進行分析,對應跨云、跨平臺、跨組織要求建立分布式安全管理中心,針對不同業務、不同組織,實現彈性、動態安全管理。
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5周年,是5G商用元年。展望未來,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表示,站在“萬物互聯”發展階段的潮頭浪尖,能源科技創新一日千里,魅力、生態、智慧、自由、萬能或將重新定義未來能源。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