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受連日高溫天氣影響,贛南地區室外氣溫直逼40攝氏度,而江西省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村民孫觀發一家卻覺得,這個夏天挺清涼。
“得益于當地的農網改造,早幾年雖然買了空調,但電壓太低根本用不了,成了擺設。2018年,村里盼來了農網改造升級,架設了新的變壓器,電壓一下就穩了。現在天一熱我們趕緊把空調打開,真涼快。”望著空調悠悠地向外吹著冷氣,孫觀發的臉上心里全是笑。
日前,從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江西已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的新一輪(2016~2020)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建設“兩率一戶”目標,為“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2016年以來,國家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江西電力高度重視,以加快城鄉電力均等化進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出發點,堅持規劃先行,投資大幅向農村配電網傾斜,2016~2018年,投資167.7億元,江西省農村電網得到快速發展,縣域電網聯系薄弱問題全部解決,農村戶均配變容量大幅提高,實現村村通動力電,電網長期“低電壓”問題基本消除,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顯著提升,有力保障江西省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用電需求。
瑞金市葉坪鄉黃沙村華屋是遠近聞名的“紅軍村”,因“十七棵松”的故事被大家知曉,由于戰爭創傷、資源匱乏、耕地貧瘠等原因,華屋貧困程度極深,一半人家都是貧困戶。隨著《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精準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實施,給華屋村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5年,該村被列入瑞金市現代農業建設示范點,瑞金供電公司全力支持示范點建設,實施電網改造工程,有效解決大棚蔬菜、烤煙房、抽水房設施的用電問題,提高了示范點的供電能力,為華屋村民早日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注入新活力。
在電網強有力的支撐下,如今的華屋處處皆“華屋”。
為將貧困地區電網扶貧攻堅與小城鎮(中心村)、村村通動力電農網建設改造工作有機融合,優先解決貧困地區電網存在的突出問題,江西電力高質量完成3270個小城鎮(中心村)及3126個村村通動力電農網改造升級建設任務。與此同時,按照“集中改造,一次到位”原則,優先將江西省貧困縣民生問題突出或少數民族、老紅軍聚集地區作為“整鄉整鎮”試點地區。2015~2017年全省累計投資21.56億元,共開展148個農網“整鄉整鎮”配電網建設改造,以成片解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配電網供電能力不足、“低電壓”和安全隱患問題。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