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著力打造多能互補源網荷儲智慧電網共享、電網可視化智慧管理、綜合能源智慧服務等三大平臺,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在山西落地見效。
智慧電網共享平臺 提升系統調節力
5月16日,在山西電力 調度控制中心,調度員通過新能源生產模擬計算軟件,從大數據中滾動計算出未來兩三年山西電網新能源消納承載能力。測算結果出來后,調控中心組織人員通過分析“十三五”新能源消納承載能力,提出改善消納環境的措施和建議,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
調控中心人員之所以擁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源于網源荷儲智慧電網共享平臺。
山西電力依托山西能源基地的實際情況,充分應用“大云物移智鏈”等新技術,發揮電網樞紐作用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聯接作用,推動與發電企業、售電公司、綜合能源服務商、客戶等上下游主體、客戶的全時空泛在連接,打造網源荷儲智慧電網共享平臺。
山西電力運用分布式光伏“群控群調”、精準負荷預測、風電光伏發電儲能一次調頻、電網側儲能等手段,提升系統感知調節能力,將新能源轉化為穩定可靠的電能。
智慧用能服務平臺 打造綠色新生活
為了讓客戶體驗大數據下的智能用電服務,山西電力打造泛在電力物聯網客戶側品牌示范區低壓末端全感知建設,搭建綜合能源智慧服務平臺,幫助客戶定制個性化節能方案,實現需求側節能互動,為客戶提供智慧綠色生活新模式。
2018年冬天,長治供電公司在黎城縣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對洪井鄉政府實施電采暖改造。改造后,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管理平臺,在手機客戶端上就能實時監控電采暖鍋爐運行情況。
長治供電公司營銷市場負責人張高紅表示,這個項目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先進的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人機交互。這也是對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一次嘗試。
5月29日,國網山西電力營銷大數據創新培育基地在山西省計量中心揭牌投運。營銷大數據將在供電服務應用重點領域和能源互聯網服務生態圈中發揮作用,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配網可視化平臺 提高搶修效率
6月11日,位于運城稷山縣的10千伏稷峰線出現故障。稷山縣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人員根據配網可視化平臺實時提示,迅速向相關人員發出預警,第一時間精準定位故障范圍。這改變了以往搶修人員只能沿著線路逐基排查故障,既耗費人力又耽誤搶修時間的情況。
山西電力運檢部檢修處處長楊成鵬表示,配網可視化平臺可對臺區故障報修實時定位,使配網運維管控更精準,供電服務指揮更高效,實現配網少停電、不停電的管理目標。
自2019年配網可視化平臺升級以來,山西電力每萬戶報修工單數量下降35%、萬戶投訴量下降24%,線路平均停電次數同比下降36.6%。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