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12月26日宣布,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要突破口,開創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電力改革持續深化
國家電網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步伐,經營范圍內25家電力交易機構啟動股份制改造,20個省份組建市場管理委員會,1-11月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1.4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8%。
貫徹國家“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部署,全年降低客戶用電成本915億元。增量配電改革試點全面鋪開,國家電網經營區域三批試點項目256個,確定項目業主87個,公司參與47個。
落實國家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創新推出“獲得電力”系列改革舉措,指標排名從第98位躍升至第14位。
混合所有制改革初見成效
國家電網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網、產業、金融領域分類分步實施。在電網領域,增量配電試點引入民營資本36家;江蘇、四川、河北3家混合所有制綜合能源項目公司注冊成立;浙江衢江抽水蓄能電站與申能股份、浙江能投集團合作組建項目公司。
在產業領域,持續推進有關單位整體上市,5家產業單位資產證券化率近50%;國電南瑞實施首期股權激勵計劃,激勵機制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探索推動電動汽車、信息通信等新興業務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金融領域,英大信托完成引進戰略投資者工作,產業投資基金公司順利組建。
深化改革十大舉措
國家電網體改辦主任楊新法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經過近三年探索,今年10月,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明確提出,要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點工作,混改工作進程明顯加快。
12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召開工作座談會,決心加大開放合作力度,進一步深化改革,作出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快推動國家電網開放合作取得新突破的決定。
此次國家電網在10個領域推出改革措施,主要是在特高壓直流工程領域引入社會資本,加快推進增量配電改革試點落地見效,積極推進交易機構股份制改造,加大綜合能源服務領域開放合作力度,大力開展抽水蓄能領域投資合作,持續推進裝備制造企業分板塊整體上市,加快電動汽車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展信息通信產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通航業務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金融業務混合所有制改革。
國家電網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表示,這次推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十大舉措,幾乎涵蓋了國家電網公司的全部經營范圍,向社會表達了國家電網銳意改革的堅定決心。
楊新法表示,和以往的改革措施相比,可以說廣度、力度、深度都大大增加了。
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擴圍,向更多領域開放。電網領域,國家電網積極響應國家主管部門改革要求,在前期增量配電、交易機構和抽水蓄能電站等方面探索混改的基礎上,將混改試點擴大到特高壓直流工程、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在產業領域,除了推進電工裝備分板塊上市,還將在電動汽車、信息通信、通航業務等新興領域推進混改。在金融領域,從英大信托擴展到覆蓋金融全部業務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是加大合作力度,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從混改項目來說,之前是選取了少量項目開展試點,這一次將加大合作深度,在前述開放領域,鼓勵國家電網有關單位積極與社會資本合作。一方面是混改的層次有所提升,以前是三級及以下單位混改,這一次將積極探索二級單位層面混改,多層面加大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力度。另一方面是混改中合作的深度進一步加強,宜控則控、宜參則參,采取多種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
三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帶動體制機制全面轉變。以往部分混合所有制企業,在產權層面完成了混改,但是公司治理結構仍不健全,市場化機制有待完善。本次混改,將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基礎上,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厘清權責界面,激發內在活力,讓所有者到位,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資本共同治理的優勢。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