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間,國投電力發布了2018年中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86億元,同比增長27.38%,實現歸屬與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1億元,同比增長21.74%。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國投電力是一家以水電為主、水火并濟、風光為補的綜合電力上市公司,水電控股裝機為1672萬千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從業務分布來看,公司是一家國內為主、海外開拓的電力上市公司,境內項目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天津、福建、廣西、安徽、甘肅等十多個省區。從盈利能力來看,在市場競爭加劇和面臨較大節能環保壓力的背景下,公司以水電為主的電源結構優勢明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抗風險能力強。
據中報顯示,2018上半年,公司控股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651.5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631.21億千瓦時,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19.52%和19.13%;平均上網電價0.322元/千瓦時,同比上升5.91%。公司持股52%的雅礱江水電是雅礱江流域唯一水電開發主體,具有合理開發及統一調度等突出優勢。雅礱江流域水量豐沛、落差集中、土地淹沒損失小,規模優勢突出,梯級補償效益顯著,兼具消納和移民優勢,經濟技術指標優越,運營效率突出,在我國13大水電基地中排名第3。該流域可開發裝機容量約3000萬千瓦,報告期末已投產裝機1470萬千瓦。
對于整個電力行業今年上半年的情況,國投電力總結稱,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2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全國31個省份用電量均實現正增長。
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改善、生產平穩的發展態勢支撐了電力消費增長,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6%;二是天氣因素以及居民消費升級共同拉動影響,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13.2%;三是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7%;四是電能替代持續推廣,根據《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全年計劃完成替代電量1000億千瓦時。分產業來看,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56.5%、23.4%和19.0%。其中,第二產業貢獻率同比降低1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的貢獻率同比均有所提高。拉動電力消費增長的動力延續從傳統高載能行業向服務業、居民消費等轉換的趨勢。分區域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7.7%、10.4%、11.9%和9.6%;分別拉動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7、1.9、3.2和0.6個百分點,東部地區用電量增速雖低于其他地區,但由于其所占比重較高,拉動率居各地區首位。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裝機容量17.3億千瓦、同比增長6.2%,增速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211萬千瓦,同比增加160萬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827萬千瓦、占新增總裝機的73.5%,為歷年新高;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581萬千瓦,約占總新增裝機的一半,東、中部地區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占全國比重為73.8%。新增煤電裝機998萬千瓦,同比減少10.3%。上半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1858小時,同比提高6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1505小時,同比降低9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2126小時,同比提高116小時;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為637、1143、3548小時,同比分別提高7、159、141小時。根據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沿海指數顯示,電煤采購綜合成本的CECI5500大卡綜合價上半年波動區間為571-635元/噸,各期價格都超過了《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中規定的綠色區間上限,國內煤價持續高位也導致對標國內煤價的進口煤價格快速上漲,明顯提高了國內企業采購成本。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