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現狀
鋰離子電池是繼鎳鎘電池、鎳氫電池之后更具綠色環保、安全、性能優異的二次可充電新型能源,也是近幾年出現的金屬鋰蓄電池的替代產品,具有工作電壓高、比能量大、放電電位曲線平穩、自放電小、循環壽命長、低溫性能好、無記憶、無污染等突出的優點。其廣泛應用在移動通訊、手表、照相機、電動汽車電源等領域。隨著電動汽車、便攜式用電設備市場的增長,預計未來鋰離子電池需求方面將持續擴大,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較為迅速。
在產能產量方面,日本產量占到世界的95%以上。但是近年來,隨著以比亞迪、TCL金能為代表的國內鋰電企業以及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鋰電企業的崛起,世界鋰電產業已形成中日韓三分天下的格局。2009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18.75億只,較上年增長81.48%。2010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16億只,占全球產量的32%。2011年我鋰離子電池產量29.55億只,同比增長18.14%,增長趨勢有所放緩。
在產能分布方面,我國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天津等地,其中廣東約占據了總生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多集中在深圳、東莞、中山等地。鋰離子電池主要生產廠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比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邦凱科技有限公司等已在全球鋰電池市場占據相當的市場份額。
二、行業政策
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作為新能源材料的一種,得到了我國政府對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支持。我國政府對于新能源產業的重視始于2001年,主要內容是針對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采取了稅收優惠政策。2006年,加快發展新能源政策被提到了一個戰略高度。2006年先后出臺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可再生能源法》,在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到,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比例爭取達到16%。2007年,國家出臺了《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2009年1月,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0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將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量總量的5%左右。20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全面啟動,目前推廣城市已經擴大到13城。2012年6月28號,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動力鋰電池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三、競爭態勢
伴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對鋰離子電池材料的需求也迅速增加。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的急速擴張,促使一批國內廠商迅速崛起,張家港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貝特瑞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深圳市貝特瑞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受國家標準委員會委托制訂《鋰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國家標準》。
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和余姚市金和實業有限公司等廠商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目前國內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內企業主要特點表現在生產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產品相對單一,競爭集中于低端市場,能夠提供生產鋰離子電池材料系列產品的綜合型企業少。
因此,鋰離子電池材料高端產品領域主要為國內僅有的幾家企業與國外產品之間的競爭,而低端或技術含量低的產品領域則集中在國內較多企業之間,激烈的競爭壓縮了行業利潤空間。
四、行業前景
順應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向,未來鋰離子電池材料將沿著兩個方向發展,在小型的便攜式應用上,突出的是材料的高性能,尤其是高的能量密度,其對成本不是十分敏感,強調的是使用時間長,攜帶重量輕,體積小;另外一個發展發向是低成本,以及適當的安全性,主要是瞄準大、中型應用領域,在這一應用領域內,由于材料使用量大,對成本十分敏感,同時,要求有滿足應用環境的安全性。由于電子、信息及通訊均朝向無線化、可攜帶化方向發展,對于產品的各項高性能組件也往“輕、薄、短、小”的目標邁進,因此對于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密度高的二次電池需求相當迫切。另外,輕型電動車與電動汽車等新應用領域的發展,為鋰電池注入了高度成長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發展前景廣闊,同時帶給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的廣闊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