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核電廠址是一種稀缺資源。尤其是沿海核電選址,經過多年的開發及當前階段沿海核電項目的開工建設,其稀缺性愈發明顯。因此,各大核電公司將核電選址的目光轉向內陸。然而,自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很多人都對核電站的安全性投以懷疑的目光。內陸核電能否啟動的最大難點不在建設的“硬指標”,而是取決于公眾對其接受程度。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09-2014年,中國核電行業的銷售收入逐年增長,2013年銷售收入增長至382.83億元,同比增長11.96%。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56.71億元,同比增長19.30%。
可見,我國核電行業需求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且增幅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內陸核電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發展環境是極為有利的。前瞻網核電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特別是隨著內陸地區經濟加快發展,未來電力供需缺口增大,尤其是湘贛鄂三省,未來能源消費總量及人均能耗在數量上將有顯著提升,因此建議國家在核電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電建設的基礎上,發展內陸核電。
核電站對于地質等外部條件的要求十分高,然而沿海適建廠址越來越少。從目前來看,在內陸建設核電站已經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國家在近期也對我國內陸核電站的廠址進行了調研。種種跡象表明,內陸核電的解凍已經近在咫尺。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從市場需求及政策方向可見,內陸核電的發展前景都是可觀的,當然其生產的安全性、規范性、持續性仍是待調研的問題。
來源:國際電力網